您好,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!老站,搜索引擎当天收录,欢迎发信息
免费发信息
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> 德阳分类信息网,免费分类信息发布

病毒病——“植物的癌症”!不要怕!消灭“癌症”不在话下

2019/8/3 9:01:33发布110次查看
病毒病被称为“植物癌症”,发病病毒种类现在越来越多,常见到的有畸形病毒、花叶病毒、厥叶病毒、条斑病毒、黄化病毒等数十种,并且混发的现象日趋严重。
并且病毒病在防治上十分困难。病毒在侵染寄主后,不仅与寄主争夺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,而且破坏植物的养分输导,改变寄主植物的某些代谢平衡,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,致使植物生长困难,产生畸形、黄化等症状,严重的造成寄主植物死亡。
病毒病症状识别
田间常因多种病毒复合侵染而使症状表现复杂。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:
1、花叶型:
典型症状是病叶、病果出现不规则退绿、浓绿与淡绿相间的斑驳,植株生长无明显异常,但严重时病部除斑驳外,病叶和病果畸形皱缩,叶明脉,植株生长缓慢或矮化,结小果,果难以转红或只局部转红,僵化。
2、黄化型:
病叶变黄,严重时植株上部叶片全变黄色,形成上黄下绿,植株矮化并伴有明显的落叶。
3、坏死型:
包括顶枯、斑驳环死和条纹状坏死。
顶枯指植株枝杈顶端幼嫩部分变褐坏死,而其余部分症状不明显;
斑驳坏死可在叶片和果实上发生,病斑红褐色或深褐色,不规则型,有时穿孔或发展成黄褐色大斑,病斑周围有一深绿色的环,叶片迅速黄化脱落;
条纹状坏死主要表现在枝条上,病斑红褐色,沿枝条上下扩展,得病部分落叶、落花、落果,严重时整株枯干。
4、畸形型:
表现为病叶增厚、变小或呈蕨叶状,叶面皱缩.植株节间缩短,矮化,枝叶丝生呈丛簇状。
病果呈现深绿与浅绿相间的花斑,或黄绿相间的花斑,病果畸形,果面凸凹不平。病果易脱落。
病毒病的发病原因
(1)传染源
(2)传媒(蚜虫、白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)
(3)高温
(4)干旱
(5)光照过强
(6)品种本身的原因
病毒病发病特点
大多数植物病毒病是通过介体传染的,因此,防治传毒介体是防治植物病毒病的重要措施。
但由介体传播的病毒,往往还有其他传染途径,如蚜虫非持久性传播的病毒,蚜虫短时间的取食即可使植物获毒,所以防治介体传毒比较困难。防治传毒介体的方法,包括利用天敌,使用生物农药,物理诱杀和驱避等多种措施
蚜虫以及一些刺吸式口器害虫是植物病毒的主要传播者。有的种类只传播一种病毒,也有的可传播多种病毒;还有某一种病毒由多种蚜虫传播的。
高温、干旱、蚜虫为害重,植株长势弱,重茬等,易引起该病的发生,可通过摩擦、打杈、邦架等作业时接蛹传播,也可通过蚜虫,机械传播。
预防措施
(1)切断传染源
措施:种子消毒,接种抗毒免疫剂。选择无毒种苗。利用茎尖脱毒克隆方法繁育种苗。
(2)消灭传媒,做好蚜虫,白粉虱等害虫的防治工作。
(3)尽量控制好温度
最高温度应控制在32度以下,如温度过高,就要采取措施,地面要经常浇小水,叶面多喷喷抗毒免疫剂或灌根。
(4)避免干旱,小水勤浇。要控制合适的湿度。
(5)夏天光照强时要进行适当遮光。
(6)选育抗病毒品种
(7)改进栽培措施,选择先进的有机栽培模式。增强本身抗病毒能力。
(8)提前喷施药剂进行防治。
推荐特效产品
病毒立健——非农药特效杀菌剂
对病毒病特效,对花叶、黄叶、卷叶、畸形、黄化曲叶、条斑、退绿等病毒病效果特效,连续喷施2-3次治愈,兼治细菌病害和部分真菌病害。
纯植物源与生物源成分,不含任何农药成分,完全取代:盐酸吗啉胍、氨基寡糖素、菇类蛋白多糖、利巴韦林(农药与兽药禁用成分)等化学杀菌剂
使用方法:兑水稀释500-1000倍液叶面叶背均匀喷雾,治疗间隔期5-7天,连续喷施三次治愈,预防间隔期10-15天。

德阳分类信息网,免费分类信息发布

VIP推荐

免费发布信息,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-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-2
企业名录